荆江之畔,718米岸线个巨型泊位静卧江岸,管廊纵横交错,一艘艘危化品船舶有序装卸依托江陵石化码头,长江中游的“黄金十字枢纽”正悄然改变中国化工品运输版图。
去年8月20日,一艘标有“鑫源189号”的危化船在江陵石化码头4号泊位装载醋酸,发出江陵石化码头开港后的“第一船”货物。
一年后的今天,这座长江中上游最大、江汉平原唯一的危化品专用码头已作业船舶260艘次,安全出运醋酸约50万吨。在湖北荆楚危化港口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艾鑫宇看来,“码头作业效率稳步提升,从最初的调整起步期到现在装卸作业稳定在300吨/小时,装卸效率相较内河其他危化品码头提升1倍以上。”
在长江与浩吉铁路的十字交会处,江陵石化码头占据着独一无二的区位优势。作为国家“十四五”重大交通项目之一,该码头总投资超过10亿元,建有5个3000吨级液体化工及油品泊位,岸线吨级油船,年设计通过能力达355万吨,为长江中上游规模最大的专用危化品码头。
过去,荆州乃至江汉平原70%的危化品依赖公路运输,成本高企且风险较大。码头的建成彻底改变了这一格局。
如今,通过配套建设的1.7公里管线管廊,该码头与荆州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公共管廊无缝衔接,将基地企业、陆域仓储基地与水工码头有机整合,形成高效便捷的“公铁水管”物流运输网络,极大提升了物流效率、降低了物流综合成本。
为确保码头的健康运行,荆州海事部门通过船舶“进港前”“抵港”“离港”三个阶段管理和信息共享、智慧监管、应急值守、演练培训“四到位”保障机制,不断提高辖区涉危船舶监管效率和服务水平。
江陵石化码头开港前,华鲁恒升荆州基地的货物需要由汽车运输到200公里外的码头进行装卸。现在,华鲁恒升生产的化工产品直接通过管道从厂区储罐输送至码头船舱,实现了“原料直达到厂、产品直接装船”的无缝衔接。
艾鑫宇算了一笔账:“按一年安全出运醋酸约50万吨计,该公司一年可节省约2000万元物流成本。”
数字背后是物流模式根本性变革。以华东区域为例,物流通过“公转水”、“水转铁”等多式联运方式运转,较传统公路运输效率提升约100%,综合物流成本降低20%。
距离码头约1.7公里处,与之配套的江陵石化仓储基地30万立方米储罐区已经建成,一条总投资6亿元的危化品铁路专用线已规划待建。建成后将连接石化仓库与浩吉铁路,实现浩吉铁路与长江黄金水道的无缝衔接,彻底打通危化品铁水联运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“未来,我们将加快专用疏港铁路、物流园区、智慧港口等项目建设,构建现代化港口多式联运物流体系。”艾鑫宇表示,江陵石化港区将着力打造长江中上游液体化工基地枢纽,助力华中地区形成规模化、集群化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格局。
距离越远,物流成本的优势就更明显。借助石化码头航运平台,江陵及周边公司的液体产品物流成本显著降低、投送能力大幅增强,有力支撑公司实现“立足华中、辐射全国”的远景规划。
在江陵这片投资热土上,港口大“流量”正转化为发展新“增量”,长江中上游的危化品集疏运枢纽已然崛起。(j9.com官网